学术动态

国际经济学院成功举办“新时代金融发展与金融人才培养”研讨会

国际经济学院成功举办“新时代金融发展与金融人才培养”研讨会

2018年1月6日,外交学院国际经济学院、国际金融研究中心在国际交流中心1103会议室举办“新时代金融发展与金融人才培养研讨会”。中国前外交官联谊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前驻纳米比亚大使及津巴布韦大使忻顺康、中国银监会审慎规制局副局长王胜邦博士、中国工商银行城市金融研究所副所长殷红博士、中国农业银行董事会办公室副总经理施华强博士、中国社科院金融所研究员彭兴韵博士、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副总经理管圣义博士、中国民生银行总行办公室副总经理兼首席研究员温彬博士、中国建设银行北京市分行办公室主任宋效军博士、中信银行办公室副总经理张春子博士、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国际部总经理万泰雷博士、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研究院副院长兼首席经济学家赵庆明博士、中国改革基金会副秘书长刘云龙博士莅临此次会议并发表了精彩演讲。出席会议的专家都是我院兼职教授,会议中还举行了简短的兼职教授的续聘或聘任仪式,国际经济学院党总支书记张静向与会专家颁发了兼职教授聘书。会议由国际金融系兼国际金融研究中心主任欧明刚教授主持,国际经济学院的部分教师和学生参加了会议。

国际经济学院副院长张翠珍代表外交学院江瑞平副院长向此次会议致辞。致辞以十九大报告、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为指导,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基本矛盾,将新时代金融归结为六大特点,并认为六大特点与金融科技的发展、全球格局的变化都对新时代的金融理念创新、金融教育和金融人才培养模式带来了机会与挑战,真诚地希望专家对我院金融教育与金融人才培养提出宝贵意见与建议。

忻顺康大使做了题为“从中非合作看经济外交”的主旨演讲。结合自己在非洲两个国家出任大使的经验,忻大使阐述了非洲目前的整体情况、中非合作论坛在中非合作中发挥的作用,以及金融界如何用好中非合作的机遇,在经济外交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忻大使特别提醒与会金融界专家,在新时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下构建全球金融共同体,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全球经济的稳定与发展,而不是传染金融危机。

王胜邦副局长为此次会议做了题为“后危机时期的银行监管改革”的主旨演讲。他介绍了银行监管改革的逻辑,并以此来理解一个月前发布的巴塞尔III最终稿。他重点介绍了本次以风险加权资产的计算和确认的主要变化与变化逻辑以及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还分享了他们在本轮国际监管规则制定所做的符合中国实际和体现中国利益的大量努力。

  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维护金融安全是新时代金融的基本要求,加强金融调控和金融监管是重要手段,这一话题引发了积极讨论。彭兴韵教授介绍了十九大报告提出的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双支柱调控体系,温彬首席研究员则重点讨论了银行业在新监管政策下所面临的压力及转型的方向

回归本源服务实体经济是新时代金融的主要特征,与会专家们讨论非常热烈。殷红副所长以绿色金融为切入点,介绍了银行业开展绿色金融并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做法;施华强副总经理从国有大银行响应中国的实体经济出发,分析了我国银行业经营环境的四个重大变化,并对我院金融人才培养提出了中肯建议;管圣义副总经理介绍了我国银行业的理财转型与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主要经验,并讨论了资产管理行业的发展趋势及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宋效军主任则根据建设银行经验重点分析了新时代银行

三个变化,即银行资产结构的变化、财富管理的新发展以及金融科技的发展,并针对这些新变化对我院人才培养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张春子副总经理分析了我国实体经济的现状与问题,以及新时代银行业如何服务实体经济进行创新和转型。 

十九大报告指出,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和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要求更高水平、更全方位的对外开放。在研讨会中,金融如何助力全面开放新格局并实现金融强国的主题也引发了普遍关注。万泰雷主任从债券市场的对外开放角度分析建设更高层次开放型资本市场的进展及遇到的挑战;赵庆明副院长分析了金融强国的基本特征,以及建设金融强国所需的内在动力与外部保障;中国改革基金会副秘书长刘云龙以长期资本战略金融改革为切入点,立足中国特色宏观金融学的建设,分析了我国金融改革的基本路径和建设金融强国的着力点。国际经济学院胡再勇教授以人民币汇率的三要素模型为基础,分析了新时期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态势。

最后,欧明刚教授做了此次会议的总结发言,感谢各位兼职教授对国际经济学院未来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的建议。会议的成功举办对国际经济学院的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有着重大的促进,是国际经济学院在新年到来之际收到的重大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