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学院,这是一所独具魅力的大学
外交学院院长 赵进军大使
在中国2000多所高等院校中,外交学院建院历史并不长,规模也不大,但却具有很多独特甚至唯一的品质。例如,这是由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亲自倡议,经毛主席批准于1955年创建的。周总理还亲自为学院题写了校名,这是多么大的荣耀!1961年,副总理兼外交部长陈毅元帅被任命为我院首任院长。这在中国文理科高校中是唯一的。同时,外交学院也是全中国唯一以“外交”两字命名的大学和至今唯一直属外交部的高校,也是唯一以培养外交人才作为办学方针的院校。这就是外交学院的独特之处。
今天,这所大学面临着跨越式发展的历史性机遇。因为世界形势正在发生战后最深刻最复杂的变化。中国快速发展,综合国力突飞猛进,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大幅提升。中国人和中国企业正在走向世界,中国的国家利益遍布全球。面对这一全新形势,国家对一流外交和外事人才的需求急剧上升。外交学院深感肩上的担子更加繁重,心中的责任更加光荣。
2012年9月10日对外交学院是一个很不平凡的日子。这一天既是建校57周年纪念日、教师节,又是新校园启用和新学期开学日。这一天一个更大喜讯传遍校园,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刘云山、国务委员戴秉国和唐家璇等领导同志陪同下,亲临我院为周恩来同志和陈毅同志铜像揭幕,并向师生发表演讲,深情寄语我院“要有一流师资、一流学科、一流理念,将一流人才输送给祖国外交事业”。温总理还亲笔为我院题写了“中国外交官的摇篮”8个大字。这一切极大地鼓舞了我院广大师生,成为鞭策我院未来更大发展的强大动力。全院师生激动地说,我们决不辜负党中央、国务院对外交学院的亲切关怀和殷切期望,一定要把外交学院办得更好。
回首我院历史,这是一部激励人心的光荣史。外交学院始终如一地把培养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作为学院立足教育的基点,始终如一地把周总理提出的“站稳立场,掌握政策,熟悉业务,严守纪律”16字作为校训和工作指南,倾力培养思想好、专业知识扎实、精通外语、实际工作能力强的复合型优秀外交外事人才。
令人骄傲的是,外交学院在教学上始终坚持“少而精”的原则,突出自身的外交外语特色,体现为中国外交大局和外交一线服务的办学方针,既有序实施本科、研究生和博士生的正规教学,又务实开展为在职人员和外国青年外交官的专项业务培训,先后培养出各类毕业生2万余人。其中,部级以上官员30多人,驻外大使约300人,参赞以上高级外交官和司局级领导及教授、学者千余人,为新中国的外交事业做出重要贡献。
外交学院的这一多层面、有特色的外交人才培育模式,得到国家的认可与肯定。我院是国家级援外培训基地之一,每年承办10余期针对外国青年外交官和新闻从业人员的国家级援外培训项目。一些友好国家有时甚至会派出大使衔的高级外交官参加我院举办的青年外交官培训。我院每年还受外交部委托,举办多期高级和中级外交官培训班以及高级翻译培训班、青年干部培训班等,为我国和友好国家外交人员素质的提升做出贡献。
我院的主体教学和科研主要围绕外交学和国际关系学展开,先后设立了外交与外事管理系、国际法系、英语系、外语系、国际经济学院、基础教学部、研究生部、国际教育学院等9个教学单位,还组建了中国外交理论研究中心、国际关系研究所、东亚研究中心、周恩来外交研究中心等20余个学术研究机构。
去年,我院国际关系学成为国家级重点学科,这是我院第一个国家级重点学科,意义十分重大。今年,外交学正在积极申报国家级重点学科。如果我院两大支柱学科的学术地位获得提升,这对外交学院未来的学科发展极其重要。我院经过长期努力,已经拥有“外交外事人才培养模式国家级创新实验区”、“外交外事翻译人才培养模式国家级创新试验区”、“外交外事翻译”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当代中国外交”国家级精品课程以及“美欧关系研究”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等可以体现我院办学特色和专业水平的许多荣誉称号。
我院在学术研究领域的一大特点是,始终不忘紧紧围绕并服务于国家的外交大局和外交一线的需要而展开学术研究,并注重学理研究与政策研究相结合,研究成果服务于中国外交的热点问题。我院还是中国外交领域的重点咨询合作单位。近10年来,我院教研人员共承担了120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由于我院近半数教师都有在外交一线工作的经历,他们有能力紧跟国际时事热点,积极利用媒体、报纸、公共讲座等各种机会,向国内外民众宣讲我国和平发展与独立自主、和平、合作、共赢的外交政策。近年来,我院还积极参与中国公共外交的教学与实践活动。为此,外交学院公共外交教研室于2010年正式成立。
我院还是国家一级学会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和中国国际法学会秘书处所在地。这两个国家一级学会每年通过举办理事会、年会、专题学术研讨会等活动,成为我院与全国相关学界密切联系的重要纽带并发挥引领作用。此外,我院还是钱学森同志创立的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的合作伙伴并荣幸地被北京市政府命名为“北京市对外交流与外事管理研究基地”,为首都的对外交流出谋划策,提供咨询。
近年来,我院推进国际化的力度不断加大,实施“走出去”与“请进来”并举的学术研究战略。共有约150位外国的国家元首、政府总理、外长等高级官员以及诺贝尔奖获得者等国际政要和知名人士来我院访问、演讲或进行学术交流。我院也通过派遣教授、学者赴国外参加学术会议、讲学、合作研究和共同出版学术著作等,与世界上70个国家和地区的165所大学和学术机构建立起合作关系,并形成了诸如《中国外交新论》、《当代中国与中国外交》、《国际体系与中国外交》、《国际体系与中欧关系》、《经济外交》、《中国经济外交年度报告》、《外交案例》等一批高质量、有特色的学术成果。
当前,以温总理访问我院以及沙河新校园投入使用为契机,我院面临十分难得的发展机遇。我们要继续以教学、科研、培训为重点,保持和发扬优良传统,突出自身办学特色,发挥“外”字优势,开拓创新,培养更多一流外交人才,努力为外交学院争取更大光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