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外交学院“法学专业虚拟教研室的建设及人才培养研讨会”会议简报

2022年12月24日,外交学院“法学专业虚拟教研室的建设及人才培养研讨会”在线上顺利召开。本次会议由外交学院国际法系主办,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辽宁大学、大连海事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

外交学院国际法系主任许军珂教授代表外交学院国际法系对与会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她首先介绍了外交学院“法学专业(国际法方向)虚拟教研室”的建设情况,并希望通过今天的研讨会各位参会嘉宾分享各自学校虚拟教研室建设的宝贵经验,为如何建好虚拟教研室献计献策。

第一环节专题讨论由外交学院国际法系副主任张华副教授主持,由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高圣平教授担任评议人。北京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育部首批虚拟教研室试点“刑法课程虚拟教研室”带头人车浩教授、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教授、教育部首批虚拟教研室试点“中国民法课程虚拟教研室”骨干成员席志国教授、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化国宇副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赵精武副教授分别作主题发言。

北京大学法学院副院长车浩教授以《建立虚拟教研室的目的与方法》为发言主题,介绍了北京大学法学院“刑法课程虚拟教研室”建设的情况,包括全国青年刑法学者在线讲座、暑期刑法案例研习公益课程等教研活动,并且播放了介绍虚拟教研室建设过程的短片。车浩教授指出,虚拟教研室的一个重要功能在于为全国范围内的教师提供一个常态性、制度性的交流平台,实现集体备课,最终的目的是实现公益性的授课,促成优质教学资源的无界限流动,推动教学进步和教育公平。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席志国教授以《以虚拟教研室为支撑探索统一的法教义学体系》为发言主题,介绍了中国政法大学“中国民法课程虚拟教研室”建设的情况,指出该虚拟教研室的主要功能定位并不在于提供在线课程,而是为全国民法任课教师提供教学研究的平台,以此在中国民法领域构建统一的法教义学体系,在法律规范的解释和适用上形成通说,从而推动司法实务中同案同判的实现,维护法治统一和法律权威,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化国宇副教授以《虚拟教研室建设的“破”与“立”》为发言主题,介绍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虚拟教研室建设的情况,指出虚拟教研室打破了学科和专业的壁垒,打破了传统教研室中教学的惯性和惰性,打破了传统的科层制管理模式,也打破了教研活动的时空粘性。化国宇副教授还围绕虚拟教研室的建设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包括建立常态化运行机制、参与成员的利益协调共享机制、建设标准和动态测评机制、教改协调和教研服务机制,等等。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赵精武副教授以《民法学如何回应虚拟教研室的建设与应用》为发言主题,介绍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研课堂的建设情况,特别是该项目的多学科交叉背景、共建共享模式,以及对法律与技术交叉前沿问题的研究。赵精武副教授指出当前民法学研究正在经历向数字民法的转型,虚拟教研室为创新民法学研究方式和教研组织形式提供了机遇,应当以网络法为抓手来充分考虑技术对民法学的影响,注重对不同技术带来的具体风险的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高圣平教授在评议中指出,教育部批准外交学院国际法系试点建设“法学专业(国际法方向)虚拟教研室”,是对外交学院国际法系的充分肯定,要借助虚拟教研室的建设推动国际法教学和研究的高质量发展,突破地域和专业限制,邀请其他学校和学科的专家学者共同参与,共同探索课程体系、教材体系、教学体系,提供优质的教学科研成果供项目验收。

第二环节专题讨论由外交学院国际法系民商法教研室主任潘皞宇副教授主持,由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院长、国际宇航科学院社会科学学部院士李寿平教授担任评议人。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西南政法大学刑事检察研究中心(最高人民检察院刑事检察研究基地)副主任、教育部首批虚拟教研室试点“刑事诉讼法课程虚拟教研室”骨干成员闫召华教授、辽宁大学法学院副院长高宁教授、大连海事大学法学院虚拟教研室副主任曹兴国副教授、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国际商事争议解决研究中心主任张建副教授分别作主题发言。

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闫召华教授以《西政刑事诉讼法课程虚拟教研室建设的经验与问题》为发言主题,介绍了西南政法大学“刑事诉讼法课程虚拟教研室”的建设情况,包括虚拟教研室开展的共建共享优质教学资源、打造刑诉青年学者系列公开课、优质课程展示和推广、课程思政建设、在线教学研讨、合作编辑教案教材等教研活动。闫召华教授还重点分析了虚拟教研室建设中面临的制约因素,包括参与成员的评价与激励机制、虚拟平台的实用性和关注度、硬件支撑等方面的问题。

7.jpg

辽宁大学法学院副院长高宁教授以《虚拟教研室建设与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为发言主题,介绍了辽宁大学“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改革虚拟教研室”的建设情况,指出虚拟教研室是跨校、跨地区、跨专业、跨行业的云端教研室,要将虚拟教研室和传统教研室相结合,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真正将教研活动落实,在教研活动中要以学生为中心,将科研和教学更好地结合,并且注重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融合。高宁教授还提出虚拟教研室的教研活动应当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与课程思政相结合,以真实问题为导向。

8.jpg

大连海事大学法学院虚拟教研室副主任曹兴国副教授以《海洋法课程群虚拟教研室的理念与实践》为发言主题,介绍了大连海事大学“海洋法课程群虚拟教研室”的建设情况,包括海洋法治交叉学科和教学团队建设、由跨校协同、跨课协同、虚实协同、梯队协同构成的“四个协同”理念,以及海洋法课程群虚拟教研室规划的一系列重点工作,包括共同研讨教学法、联合开发数字在线共享课程、共同研发数字化新形态教材、共同推进“海法百家访谈”活动,等等。

9.jpg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国际商事争议解决研究中心主任张建副教授以《虚拟仿真技术在国际商事仲裁实践教学中的运用》为发言主题,介绍了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在国际商事仲裁实践教学中运用虚拟仿真技术的情况,指出虚拟仿真技术的运用有助于加强智能司法领域的研究、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实现资源的开放与共享、扩大互联网的司法影响、增强规则制定的话语权。张建副教授还提出虚拟仿真课程应当与线下真实环境对标,打造沉浸式的教学体验,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10.jpg

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院长、国际宇航科学院社会科学学部院士李寿平教授在评议中指出,四位发言人的精彩报告解决了“什么是虚拟教研室”、“怎样建设虚拟教研室”这两个核心问题,强调虚拟教研室是为了创新教学形态、共享共建教学资源、开展师资培训等目的,是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新基建的要求,四位发言人的经验分享为未来的虚拟教研室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参考。李寿平教授还强调虚拟教研室建设应当突出各个高校的特色与优势,还应当致力于解决法学教育的平衡发展问题。

许军珂教授在会议总结中对各位参会嘉宾的精彩发言和评议表示衷心感谢,表示外交学院国际法系在虚拟教研室的建设中,会积极地借鉴各位参会嘉宾分享的宝贵经验,以此为契机把外交学院的国际法教学推上一个新台阶。


国际法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