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第十四届全国外语院校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高层论坛暨科研管理协作会年会”成功召开

2023年9月22日,由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指导、全国外语院校科研管理协作会主办、外交学院与成都理工大学联合承办的“第十四届全国外语院校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高层论坛暨科研管理协作会年会”在成都理工大学成功召开,来自全国近30所外语院校与综合类高校外国语学院的100余名代表参加了本次年会。

成都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胡兵教授代表成都理工大学向与会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向大会的召开表示祝贺。他指出,本次会议充分发挥外语院校和外语学科的特色和优势,落实党和国家重要科研和教育方针,瞄准外语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聚焦国际组织、国别区域、国际传播的前沿研究和有组织科研管理,服务国家外宣和对外开放战略。本次会议的召开必将进一步深入推动新时代中国外语学科研究,进一步深入推动外语学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

成都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书记胡兵教授开幕式致辞

外交学院副院长许军珂教授在开幕式致辞中指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是各高校面临的艰巨任务和光荣使命,作为外语院校,我们应充分发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人才、平台优势,紧跟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强化对重大问题和关键领域的主动服务意识与能力;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融入外语学科、外语类院校自身的发展逻辑之中,在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建构自主知识体系、加强有组织科研、改革教育评价体系、提升高校咨政服务能力等方面,实施系统性的综合改革。我们应以实际行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主动适应与对标学校发展的总体规划,深化人才供给侧改革,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外交学院副院长许军珂教授开幕式致辞

开幕式由全国外语院校科研管理协作会秘书长、北京外国语大学科研处处长陶家俊教授主持。他表示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也是全国全面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题教育之年,在这样一个有着深远历史文化和文明意义的时间空间节点上,我们相聚一堂,共商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具有重要而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上午的会议中,来自七所外语院校的校领导做了主旨发言。

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校长赵刚教授以“以高水平区域国别研究助力中国式现代化高质量发展”为题,提出开展高水平国别区域研究,构建中国世界观是时代之需,也是国家之需。对外语学科而言,国别区域研究并不是新鲜事物,但当下应着力开展更高水平的国别区域研究。这就要求我们从中国立场出发,形成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和看法,而非照搬西方立场,被对象国的观点所左右。高水平的国别区域研究应置于全球视野之下且充分利用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开展更加精准的科学研究。赵刚教授在发言中分享了北京外国语大学在国别区域研究领域做出的诸多探索和实践,并就当前全国高校,特别是外语类高校在积极布局国别区域研究,推进区域国别学学科建设等方面的工作提出了系列新思路。

国防科技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王波教授以“抓住区域国别学科建设机遇,紧前培养我军亟需‘国别通’人才”为题,结合学校的发展经验,讨论了立足外语院校特色优势,在国家安全与国际安全领域开展有组织科研的工作路径。王波教授认为,新时代的大国外交和军事外交实践离不开外语学科的支撑与保障,这对外语学科的职能定位和发展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外语学科范畴下的区域国别研究有着空前的迫切需求。精准的“一国一策”式的研究,有助于熟悉国情,理解民情,了解军情,尤其是加强对象国历史文化研究,可为国家制定相关对外战略提供重要智力支撑。王波教授分享了国防科技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在区域国别研究、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取得的成果,提出区域国别研究是当下外语学科升级转型的关键,是时代赋予外语人的责任,也是外语学科发展的新机遇。

大连外国语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兼科研处处长刘风光教授以“立足区位优势,服务国家战略,肩负新时代外语院校使命与担当”为题,从人才培养、科研机构建设、现代信息技术赋能东北亚研究、共建东北亚语言文化学术共同体、加强有组织科研等方面分享了大连外国语大学在区域国别研究,特别是东北亚语言文化研究方面的工作成效与实践经验。大连外国语大学作为东北唯一一所公立外国语大学,在新文科理念指导下,立足区位优势,秉持深耕东北亚发展理念,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特色工作,推动新文科建设走深走实,努力探索东北亚特色鲜明的东北地区外国语大学服务国家战略的新文科发展之路。

西安外国语大学副校长党争胜教授以“守正与拓新:外国语言文学研究之道”为题,提出外国语言文学学科的发展首先要坚守“外”字,坚持本位发展,不忘本心。在教学方面以“外国语言文学”为本,培养优秀的双语人才;在科研方面注重创新研究,加强中国人文科学研究成果的对外译介和传播,构建中国学者人文科学研究领域的学术话语体系。其次,外语学科的内涵要彰显“变”字,实现创新发展。一要重视中外比较研究,二要重视中国国家形象在国外的认知和建构研究,三要重视外国有关中国的重大與情研究。最后,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发展要突出“用”字,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精通目的语和了解中国文化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是系统工程,复合型目的语专业人才和国际传播人才则是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贡献中国智慧的有效保障。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副校长何传添教授以“四个‘着力’展现外语院校服务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新作为”为题,指出构建中国特色话语体系,不仅要讲好中国故事,还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何教授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为例,指出外语院校在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中的新角色,需要解决传播内容、传播人员、传播方式以及传播对象等问题。对此,何教授提出了四个着力点,一是从内容生产的维度着力,加快构建融通中外的话语内核,以提升中国故事的跨文化适应性。二是从人才供给的维度着力,注重培养“语通中外”的语言主体,为讲好中国故事提供支持。三是从受众研究的维度着力,开展传播对象国及区域研究,提升精准传播的整体效能,以更精准的话语切换讲好中国故事。四是从丰富传播渠道的维度着力,加强中外人文交流,拓展传播渠道,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天津外国语大学副校长李迎迎教授以“外语使命赋能国际传播,高校担当助力中国表达”为题,重点强调外语类高校在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方面的使命和担当。李教授介绍了国际传播领域所面临的问题,包括国际话语权失衡、西方思潮和信息逆差、疫情对传播秩序的干扰以及多元传播主体助长的风险。这些问题凸显了外语类高校在国际传播中的挑战和责任。李教授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对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要求,阐述了中国国际传播的重要性,分享了天津外国语大学在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方面的新举措,包括增设外语语种、建设中共中央党史文献研究院,培养党和国家重要文献对外翻译研究的国家特需博士人才,开展文化交流活动,进行中央文献翻译工作等一系列举措,服务国家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浙江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毛振华教授以“浙江地方文化的多语种国际传播”为题,阐述了国际传播在中国新时代的重要性,分享了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的背景下,浙江外国语学院的学校实践。浙江外国语学院依托习近平研究中心、国别区域研究中心和浙江文化走出去协同创新中心等科研基地,聚焦外国语言文学、对外经济贸易、国际文化旅游和区域治理四大重点研究领域,开展外语翻译项目、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跨文化交流等项目。发言最后,毛振华教授强调了地方外交和民间外交的重要性,认为这将在国际传播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为浙江和中国的国际传播提供智力支持。

下午,会议分三个论坛开展交流。校长圆桌论坛,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副校长何传添教授主持,六位校长围绕“有组织科研的校际实践与探索”的主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其他专家学者分两个论坛,就所在学校的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国别区域和国际传播研究,开展有组织科研工作进行了交流与分享。

闭幕式上,全国外语院校科研管理协作会秘书长陶家俊教授结合大会主题和分组讨论的情况,从全球史、民族复兴、当今世界知识视角、全球文明进步浪潮以及中华文明传承创新五个视角,提出了五个问题,剖析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和有组织科研的新路径。下一届全国外语院校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高层论坛暨科研管理协作会年会承办单位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科研处副处长李朋波教授在发言中向全国外语院校科研管理协作会秘书处表达了感谢,并表示在协会秘书处的指导下,以及各兄弟院校的支持和共同参与下一定把明年的年会办出特色和亮点,并向各位领导、专家发出了诚挚的邀请。

第十四届全国外语院校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高层论坛暨科研管理协作会年会的成功召开,为新时代繁荣发展全国外语院校的哲学社会科学,推动学术创新,促进交流合作,实现共赢发展,推动有组织科研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工作思路。

科研处

2023年9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