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新闻

中国国际关系学会第四届青年学者论坛成功召开

2022年6月24日,中国国际关系学会第四届国际关系研究青年学者论坛于线上召开。论坛由中国国际关系学会与南京大学亚太发展研究中心共同主办、南京大学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研究中心协办,主题为“百年大变局下的国际关系理论发展与创新”。

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常务副会长、外交学院院长徐坚研究员和南京大学副校长陆延青教授致开幕辞,开幕式由南京大学亚太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石斌教授主持。

徐坚院长在致辞中表示,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论与实践不断创新。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将加强对国际热点问题的研究,与会员单位联合举办更多高水平学术活动,包括继续举办青年学者论坛和博士生论坛,使其惠及更多青年学子,为中国国际关系学科培养更多的骨干力量。

(徐坚院长致开幕辞)

陆延青副校长表示,国际关系理论“中国学派”的创新与发展,将为国关学者更好地展现“四个自信”、加强国际对话提供坚实的学术基底。做好国际关系理论建设应关注“大问题”,聚焦“小切口”,做出更大的原创性贡献,注重学术影响力和学术特色,助力政治学科“双一流”建设和跨学科突破。

(陆延青副校长致开幕辞)

随后的主旨演讲环节由中国国际关系学会秘书长、外交学院副院长孙吉胜教授主持,学会常务副会长、外交学院院长徐坚研究员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所长孙壮志研究员分别就中国特色国际关系理论建设、当前国际形势和国际秩序演变等问题发表主旨演讲。

(孙吉胜副院长主持主旨演讲环节)

徐坚院长认为,中国推动世界和平发展的能力和潜力、责任和义务与日俱增,我们有条件、有责任、有能力总结出不同于西方的现代化经验,为人类发展进步创造新的范式。

孙壮志所长认为,从俄乌冲突走势中可观察到西方话语如何主导当今的国际关系,这对于如何构建中国特色的国际关系话语,打破西方的话语垄断十分重要。

(孙壮志所长做《俄乌冲突与国际秩序》主旨演讲)

接下来,依次进行了4场单元讨论。第一场单元讨论以“国际格局与世界秩序的演变”为题,由南京大学亚太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毛维准教授主持,学会常务理事、华中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院长胡宗山教授和学会理事、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周方银教授担任评论人,国防科技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胡欣、学会理事、华侨大学世界文明对话研究中心黄日涵、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严少华、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封帅和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王婉潞等5位青年学者围绕议题进行了发言和研讨。

(第一行左起:毛维准、胡宗山;第二行左起:周方银、胡欣;

第三行左起:黄日涵、严少华;第四行左起:封帅、王婉潞)

第二场单元讨论以“危机、冲突与战争”为题,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左希迎教授主持,学会理事、兰州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曾向红教授和《外交评论》编辑部主任吴文成编审担任评论人,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祁昊天、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陈冲、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陈永、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苏若林、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刘博文、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王思羽等6位青年学者围绕议题进行了发言和研讨。

(第一行左起:左希迎、曾向红、吴文成;

第二行左起:祁昊天、陈冲、陈永;第三行左起:苏若林、刘博文、王思羽)

第三场单元讨论以“大国关系的纷争与合作”为题,由学会理事、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刘丰教授主持,国防科技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关系与战略系主任宋德星教授和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左希迎教授担任评论人,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刁大明、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肖河、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董昭华、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张发林、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马骦、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谢超等6位青年学者围绕议题进行了发言和研讨。

(第一行左起:刘丰、宋德星、左希迎;

第二行左起:刁大明、肖河、董昭华;第三行左起:张发林、马骦、谢超)

第四场单元讨论以“国内政治与国际关系”为题,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魏玲教授主持,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林民旺研究员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大国关系研究室主任钟飞腾研究员担任评论人,外交学院亚洲研究所吴琳、学会理事、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顾炜、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贺嘉洁、河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李垣萤、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院杨慧、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张添等6位青年学者围绕议题进行了发言和研讨。

(第一行左起:魏玲、林民旺、钟飞腾;

第二行左起:吴琳、顾炜、贺嘉洁;第三行左起:李垣萤、杨慧、张添)

闭幕式由《外交评论》执行主编陈志瑞编审主持,学会副秘书长、科研处处长夏莉萍教授和南京大学亚太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毛维准教授做闭幕总结。


中国国际关系学会秘书处

2022年6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