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新闻

外交学院党委召开第六次疫情防控专题会

外交学院党委召开第六次疫情防控专题会

 

3月4日,外交学院党委召开第六次疫情防控专题会,传达落实部党委齐玉书记对学院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和北京市疫情防控工作最新要求,结合春季学期有关工作,研究部署近期重点工作任务。齐大愚书记主持,徐坚、王帆、孙吉胜、李洪梅、董杰、高飞等院领导出席。

自疫情发生以来,王毅国务委员、齐玉书记始终关心学院疫情防控工作,对学院防控工作给予了有力指导。在前一阶段工作基础上,学院要进一步重点落实好北京市疫情防控各项最新要求,院党委班子要发挥表率作用,党组织和党员充分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继续细化各项防控工作方案,确保实现零感染目标,筑牢师生健康安全的保障线。

按有关工作部署,2月28日起,学院教职工陆续返岗上班, 3月2日起,全面开始学院新学期线上网络教学,工勤人员分批次返岗工作。学院疫情防控进入到中盘阶段。

会议强调,外防输入、内防扩散是当前学院疫情防控工作的重点。为巩固前一阶段疫情防控成果,确保实现零感染的目标,要集中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严格按照各项要求加强重点人员管控。持续做好后勤保障人员管理工作,严格落实北京市加强保洁、保安、物业、食堂、维修维护等后勤物业人员防控工作要求。对新聘物业人员严格执行在沙河校区隔离14天规定。人事处建立教职工亲属近期返京台账登记制度,严格执行学院《关于共同居住亲属自外地返京涉我院人员有关安排的通知》要求。坚持中外师生趋同管理,以入理入情的方式,向150位外教和留学生讲清有关规定和要求。与现在国外交流学习的近100名师生保持密切沟通,对在疫情严重国家的学生加强关心指导。交流期满的教师按有关规定回国后严格执行14天居家隔离。坚持一事一报,及时妥善应对。

二是细化完善春季学期的网络教学安排。根据现阶段网络教学开展情况,及时总结经验和发现问题,完善全院网络教学工作方案。针对留学生等群体做好教学计划安排,保障教师熟练使用网络教学工具,适应教学新形式新要求,确保延期开学期间的教学质量和教学秩序。充分实现“线下课堂”到“线上课堂”的迁移和融合,让广大师生在延期开学期间真正做到“停课不停教、学习不延期”。

三是切实抓好困难学生帮扶和毕业生就业工作。制定落实具体措施,对湖北、武汉籍学生以及学院其他困难学生予以适当帮扶。特别是对父母双方或单方均在抗疫医疗一线奋战的学生予以必要帮扶。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完善和充实本科生、研究生的就业规划,想方设法为毕业生争取就业机会,拓宽就业渠道。学生处、研究生部、人事处等部门要增强大局意识、紧迫意识和服务意识,主动加强与用人单位的沟通,积极对外联系,做实推介工作。

四是继续发挥好党组织和党员作用。疫情防控到了吃劲阶段,广大师生党员争做光荣的逆行者,积极响应院党委成立疫情防控党员志愿者服务队的号召,有多起踊跃捐款捐物的善举。要及时表扬先进、激励先进,树立标杆。发挥群团的桥梁纽带作用,充分了解师生关切,积极为困难师生排忧解难。

五是发挥学院学科优势做好公共外交。要发挥自身优势和智库作用,鼓励教学科研人员发挥学术特长专长,开展抗击疫情公共外交。积极参与配合有关部署,主动开展对外宣介,讲好中国抗疫故事。

六是完善学院应急体制机制建设。结合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结合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重要论述,结合迎接新学期开学后防疫工作大考,抓紧修订完善学院应急办法。全院既要立足当前,科学精准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更要放眼长远、综合统筹,及时总结学院防控疫情方面的经验和短板,由院办牵头,完善学院重大疫情防控体制和机制,健全学院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方案,切实保障广大师生的健康安全。